跳到主要內容

新竹都城隍廟

創建年代:清乾隆十三年(西元1748年)

沿革簡介:創建之初,當時依例稱「廳城隍(縣城隍等級),顯佑伯」。清光緒元年(西元1875年)設台北府,但府治仍在新竹,遂晉升為「府城隍,綏靖侯」。

於清光緒十三年∼光緒十七年間敕封為「都城隍,威靈公」。

新竹都城隍廟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9062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新港奉天宮

創建年代:清嘉慶十六年(西元1811年) 沿革簡介:此地先民奉請湄洲天后宮媽祖(俗稱船仔媽)金身神像,橫渡黑水溝航經笨港時,媽祖顯聖,指示永駐此地,從此笨港十寨居民輪流奉祀。 清康熙三十九年(西元1700年)與外九庄合建天妃廟於笨港,雍正八年(西元1730年)始稱「天后宮」,嘉慶十六年(西元1811年)改建新廟落成,稱為「奉天宮」,成為當地居民及廣大媽祖信徒的主要信仰中心。經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蹟。 新港奉天宮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9745

鳳山天公廟

創建年代:清嘉慶三年(西元1798年) 沿革簡介:初期以土階茅茨所建,原廟名「鳳邑玉皇宮」,俗稱「鳳山天公廟」。至清咸豐三年(西元1853年)由地方士紳林江河集資依古式廟宇,改建為磚造瓦頂,古樸典雅。民國六十一年正月動工改建為二樓式玉皇宮,將正殿移至二樓,敬祀玉皇上帝,後殿奉祀儒、道、釋三教主,樓下正殿奉祀五斗星君、太歲星君、十二生肖等。至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歷時四年,始完成傳統廟宇建築。 鳳山天公廟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1599

台中市聖壽宮

創建年代:民國六十一年 沿革簡介:「聖壽宮」的緣起可追溯於清朝時代,約康熙二十三年(西元1684年),當時清帝御派浙江定海總兵張國將軍,領帶兵馬,渡海峽到台灣征討原住民,並奉請恩主公關聖帝君帝爺公、「湄洲媽祖(天上聖母)」的金身隨駕,護佑全軍平安。 之後,民國六十一年三月組織財團法人台中聖壽宮,並籌備組織設立興建委員會。民國六十一年六月九日(農曆四月二十八日)舉行破土奠基典禮。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(農曆十一月十日)起七天慶祝聖壽宮落成舉行三獻清醮,歷時十七年終告圓滿落成。 台中市聖壽宮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3320  

屏東枋山五路財神廟

創建年代:民國八十九年 沿革簡介:「枋山五路財神廟」原座落於屏東縣枋山鄉枋山村中山路三段52-10號,於民國九十九年遷建於中山路三段38-8號(位於枋山鄉省道台一線455公里處,7-11便利超商旁),目前仍擴大興建中,以「最會開獎的財神廟」著稱。 屏東枋山五路財神廟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12722

台中廣天宮

創建年代:民國七十三年 沿革簡介:民國七十三年,迎請北港武德宮財神爺,聖號尊稱爵德爺,擔任台中廣天宮建宮財神爺開基祖,以台中廣天宮為根據地,廣布財神爺香火。 民國七十五年負責監造的北港武德宮開基祖財神爺──代天巡狩尊降文聖示留在台中廣天宮鎮守中台灣。民國九十七年前往中國四川省峨嵋山羅浮洞(現今九老洞),將這尊全世界位階最高、一千三百九十多年歷史的財神開基老祖正尊恭迎回台,並永久供奉在台中廣天宮。 台中廣天宮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3336